外加热分流板体系FEA的根本过程,正如前面指出的,进行外加热分流板体系的FEA剖析热流道与使用热流道old flow进行注塑件的仿真类似。差异在于在热流道体系的FEA是模拟流道体系中的活动而不是塑料件的活动。首先,热流道体系的初始化规划是必需的。规划要清晰表示出热流道所需的点数,模具上注嘴的大致方位和零件大概的重量。无论使用何种FEA软件,CAE模型应该要能表示出热半模的规划。流道的长度和间隔能够在以后通过初步剖析再进行调整。
外加热分流板针对以Cr12MoV为材质的零件,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后工件存在很大的存留应力,容易导致精加工或工作中开裂,零件淬火后应趁热回火,消除淬火应力。淬火温度控制在900-1020℃,然后冷却至200-220℃出炉空冷,随后敏捷回炉220℃回火,这种方法称为一次硬化工艺,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关于以磨损为主要失效方式的模具作用较好。中遇到一些拐角较多、形状复杂的工件,回火还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外加热分流板精加工前还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屡次时效处理,充分开释应力。
经过模流分析的填充、变形、缩短、结合线与包风、压力、冷却、保压、温度分布等结果,迅速从多个假想或初步暖流道设计方案中确认最佳的外加热分流板设计方案,避免因盲目设计而导致后期重复修模试模等动作,缩短成型周期、节约很多成本并彻底摒除因重复修模而导致模具报废的风险。二、评价并优化产品外加热分流板设计方案:经过模流分析的填充、变形、缩短、结合线与包风、压力等结果,判断产品哪些区域需求增加补强筋、调整外形设计、更改肉厚设计方案等。
误区一:外加热分流板功率越大越好,电热器电热丝的电阻是根据设定的功率来选用的,功率越大,总电阻就越小。电热丝的电阻率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假如电阻率过大过小,就需要很短或很长、很细或很粗的电热丝,这样对大小功率的电热器都有制造和使用的困难。误区二:越薄越好,有的客户在选择加热器的时候一味要求薄,并以此作为判别厂家实力的标志。其实在不要求功率与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厚度只要0.5的外加热分流板加热器也能够做的,仅仅工序复杂一点罢了。